近些年来,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,进一步凸显了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。“十四五规划”首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,2022 年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主线。
近日,赛迪网近期发布的《2024-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》,为我们全方位剖析了信创硬件产业的发展脉络,揭示了其在技术、市场和生态方面的现状与挑战。

信创硬件产业的主要技术路线
信创产业的生态体系主要由基础硬件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四部分构成。其中,基础硬件包括芯片层(CPU、GPU、存储芯片等)、整机层(PC、服务器)、网络设备、固件设备和外设设备等。芯片和整机是信创产业的核心,是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基础。
目前,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已形成几大主要派系,这些派系在技术架构和市场应用上各有特点:

中科院系:以龙芯和海光 CPU 为代表。龙芯采用自研的 LoongArch 架构,形成了以同方、联想、浪潮等为整机厂的产品体系;海光则基于 x86 架构,形成了 C86 信创硬件产品体系。
中国电子:以飞腾 CPU 为核心,构建了基于 ARM 架构的信创硬件产品体系。
华为系:以鲲鹏 CPU 为核心,形成了涵盖四川长虹、神州鲲泰等合作伙伴的 ARM 架构产品体系。
其他技术体系:如申威的 Alpha 架构和兆芯的 x86 架构,分别在特殊市场和早期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。
从技术架构上看,x86 架构凭借其高性能、强大兼容性和丰富生态,在服务器和桌面 PC 市场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随着自主安全性和持续迭代能力的提升,国产 CPU 如海光和鲲鹏在 x86 架构下的发展潜力依然显著。
信创应用与发展趋势
信创硬件的市场应用正从党政领域向金融、电信等关键行业加速渗透。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6年,信创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7889.5亿元。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潜力的释放,也表明信创产业正在进入以需求为导向的2.0阶段。
在技术路线方面,国内 CPU 市场呈现出 x86、ARM、MIPS、Alpha 等多线并行的局面。尽管多元路线在初期激发了创新活力,但长远来看,资源分散和适配难题等问题逐渐显现。未来,政策有望聚焦优势路线,集中资源重点扶持,以引领产业高效发展。
尽管信创硬件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,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首先,国产 CPU 在技术可持续性、生态体系完善度和市场认可度方面仍需提升。其次,随着产业向“2+8+N”架构迈进,“大信创”格局初现,资源分散和适配难题等问题亟待解决。
为应对这些挑战,报告建议国产 CPU 厂商需满足三大核心要求:技术可持续、生态体系完善以及市场认可度高。此外,政策层面应聚焦优势路线,集中资源扶持,以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结语
信创硬件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通过技术创新、生态建设和政策支持,信创硬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从“可用”到“好用”的跨越,为我国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