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。
央行发布的《关于2023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的公示》中,多个涉及“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”的项目上榜,这标志着金融机构在信创(信息技术应用创新)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
在数字化转型和国产化替代的新形势下,金融信创行业的市场前景显得尤为广阔。
信创2.0时代 银行“换心”的挑战与机遇
信创发展已经进入2.0时代,金融行业对信创的应用正在加速。今年以来,杭州银行、稠州银行、梅州客商银行等中小银行相继落地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,这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升级,更是对未来金融生态的一次深远布局。
随着2027年全面国产化替代的时间节点迫近,中小金融机构的布局正在加快,这无疑为金融信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。
银行核心系统,被誉为银行的“心脏”,承载着银行存贷、结算、银行卡等主要业务。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,银行核心系统的升级改造变得尤为重要。
然而,核心系统的迁移难度大、投入高、改造后运维难度大,这些现实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在进行系统升级时必须谨慎行事。
近两年,商业银行在进行系统升级时,通常从边缘系统开始,采取循序渐进、分布实施的策略,以确保风险可控和系统切换的顺畅。
加速布局 信创铺开带来的万亿市场
面对信创化改造的挑战,中小银行正在加速布局。2022年9月底,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79号文件要求,到2027年底,全部国央企必须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改造工作。
这一政策的出台,为中小银行的信创改造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方向。例如,青岛银行已经启动新核心系统的建设,以支撑新三年战略规划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需要。
从产业链角度来看,金融信创产业主要包括基础硬件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、信息安全四大领域。
以核心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数据库为例,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《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(2023年)》,预计到2027年,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1286.8亿元,市场年复合增长率(CAGR)为26.1%。
这一预测显示了信创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。随着信创的全面铺开,中国IT系统框架的全面重构将推动底层基础软硬件、中间层再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面国产化替换,这将带来万亿级的市场机遇。
结语
金融信创2.0时代的到来,为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。在政策的推动下,中小银行正加速布局,通过核心系统的升级改造,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,还能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随着信创的深入发展,我们有理由相信,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
近期文章推荐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